首页-新闻中心
点击返回>>
睿创微纳赋能极氪9X搭建全球首个红外AEB,定义智能辅助驾驶安全新基准

责任编辑:智企名品(AI机器视觉)


2025年9月29日,吉利集团旗下极氪品牌全球超豪华SUV新旗舰——极氪9X正式上市。这不仅是一款新车的发布,更是智能辅助驾驶技术路线演进的一次重要宣告。其顶级的千里浩瀚H9辅助驾驶系统,通过双NVIDIA DRIVE Thor-U芯片、1400TOPS算力与5激光雷达的融合架构,构筑了面向L3级的硬核算力与感知基石,代表了当前行业在感知融合与决策规划上的重要突破。

1a.jpg 

更具行业里程碑意义的是,千里浩瀚H9率先将睿创微纳车载红外热成像技术作为系统标配,并实现了全球首个红外AEB(自动紧急制动)功能的量产落地。这标志着智能辅助驾驶系统首次将红外感知纳入核心主动安全控制链,为其赋予了真正能够“看透”黑夜与迷雾的确定性能力。

市场反响也极为热烈,根据极氪官方消息,极氪9X上市仅13分钟,大定订单即突破10000台,彰显了市场对其技术路线的高度认可。

01全球首个红外AEB:破解智能辅助驾驶“致命盲区”

在极氪9X的发布会上,其演示了全球首个红外AEB功能:在肉眼与可见光摄像头有效识别范围大幅衰减的暗光浓雾环境中,红外热成像系统通过热辐射探测,精准识别前方障碍物并触发自动紧急制动。

2a.jpg 

暗光浓雾挑战的成功,印证了红外技术作为独立感知系统的核心价值。其背后的物理原理优势在于:

它不依赖环境光,在全黑环境下能如白天一样清晰成像;

它能有效穿透雾、霾、烟、尘,在这些导致可见光摄像头及激光雷达性能衰减的恶劣天气中,提供稳定的前方视野;

它对生命体感知敏感,由于行人、动物等与环境存在显著温差,在热成像上尤为突出。

当激光雷达与可见光摄像头因物理瓶颈在极端环境下性能下降时,红外系统能够提供持续、稳定的感知数据,为智能辅助驾驶系统的安全底线保驾护航。

02政策风向:筑牢辅助驾驶的安全基线

近期,两项国家级政策的发布与推进,为汽车行业,尤其是智能辅助驾驶的安全标准划定了更清晰的轨迹,也对感知系统在复杂场景下的可靠性提出了更高要求。

其一,安全基线的“刚性要求”

9月1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对《智能网联汽车 组合驾驶辅助系统安全要求》强制性国家标准公开征求意见。该标准严格限定“系统只能在其设计运行条件(ODD)内激活”,这意味着车企必须明确告知用户系统的能力边界,并对夜间、逆光、眩光、恶劣天气等极端场景下的系统表现提出更高要求。

3a.jpg 

其二,产业升级的“推进路线”

9月12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八部门印发的《汽车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则明确指出,将“有条件批准L3级车型生产准入,推动道路交通安全、保险等法律法规完善”。这标志着高阶智能辅助驾驶的商业化落地进入关键阶段,全天候、全场景的可靠感知成为车企必须攻克的技术高地。

4a.jpg 

在此背景下,极氪9X的千里浩瀚H9方案将睿创微纳车载红外热成像系统纳入标配,正与政策导向同频共振。红外技术凭借其物理原理上的独特性,能够有效填补传统视觉传感器在恶劣天气与光线条件下的感知盲区,为满足乃至超越即将到来的安全标准提供了坚实的技术路径。

03价值定位:从“功能配置”到“安全基石”

随着L3级有条件自动驾驶从技术蓝图走向政策许可,感知系统的全天候、全场景可靠性已成为智能辅助驾驶系统的设计基石。在这一背景下,睿创微纳车载红外技术所提供的,不再仅仅是配置列表中的一个选项,而是一个基于不同物理原理的独立感知维度,一套在极限场景中依然稳定的确定性感知能力

当激光雷达与摄像头在逆光、眩光或恶劣天气中触及物理极限时,红外系统凭借其热辐射感知机制,成为能持续输出稳定数据的可信通道。这正契合《智能网联汽车 组合驾驶辅助系统安全要求(征求意见稿)》中对于“预期功能安全”的核心要求——系统必须在其所声明的运行条件内,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可靠保障。

红外AEB在极氪9X上的量产落地,是红外技术正式进入智能辅助驾驶核心安全控制链的标志性事件。 它意味着红外感知从“辅助观察”的被动角色,跨越到了“主动控制、介入决策”的安全核心层级。

5a.jpg 

从夜视辅助到承担关键的AEB感知任务,这不仅是技术能力的升级,更是红外技术在智能辅助驾驶中价值定位的根本性转变。这仅仅是红外技术在智能辅助驾驶领域广阔应用的一个起点。随着高阶智能辅助驾驶的普及,以及用户和政策对驾乘安全要求的持续提升,红外热成像技术将从高端车型的“安全标杆”,逐步走向智能辅助驾驶汽车的感知标配。

 


热门动态
Copyright 2019-2021 精雀智能 联系电话:0535-21633669 鲁ICP备20001686号-1
.